   仅仅一年多的时间,一个默默无闻的美国网站——Groupon的身价飙升到了13.5亿美元!继Youtube、Facebook、Twitter之后,又一个互联网创业神话就此诞生,而它的成功只是凭借了一个并不是很新鲜的概念——“团购”。在国内,从今年3月开始,几乎以4个/天的增长速度“冒”出了400余家团购网站,这场被业界戏称为“百团大战”的“团购热潮”已经开始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购买习惯—— 百团大战 低价背后的无序竞争 对于家住CBD的刘小姐来说,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不是梳洗打扮,而是打开电脑登录自己喜爱的团购网站,查看最新的团购信息。眼下,像刘小姐这样开始每天生活的时尚一族越来越多,他们被网友亲切地称为“团奴”。其实,对于中国的消费者来说,“团购”并不陌生,在许多零售网站上都会看到一些线下的团购活动,特别是在餐饮、装修、家居等消费行业,更是司空见惯。但这些活动往往只是突发性的个别现象,很少有网站专门将此类信息汇总,并形成固定的业务模式。直到今年3月,创办校内网和饭否网的王兴将美国Groupon的模式引入国内、创办了“美团网”,诞生了“一天一个城市一款产品”的销售模式,团购网站才如雨后春笋般地在国内迅速蹿红。据业内人士估计,目前国内团购网站数量已突破400家,年度交易规模将接近10亿元。 打开各类团购网站的主页,我们不难发现,它们有着惊人的相似。除了页面背景不一样外,模块设计、主要功能,甚至团购的商品都好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一样。这是由于大家的根儿都是同一个——也就是复制Groupon的模式,这种单纯的“拷贝”不需要过多的启动资金和网络技术,自然将“团购”的门槛降到了最低,形成了一种作坊式的简单运营。也正是由于这种不稳定性,造成了绝大多数团购网站缺乏高质量的、持续的产品支持,往往只能将自己定位在一些新开业的店面或新上市的产品上,对用户的黏性可想而知,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生存境遇便越来越岌岌可危。 不仅如此,在团购低价的背后,面对参差不齐的售后服务,用户的抱怨也是与日俱增。“购买廉价的产品,并不意味着我们接受的也是廉价服务。”虽然,大多数团购网站能够向用户提供“低价精品”,但它们并不能保证商家也会向数量庞大的用户群体提供同样高质量的服务。但如果用户接受团购网站的服务只是因为价格更低,那么消费者的忠诚度会变得非常低,因为消费者总是能够找到更为便宜的产品或是能够得到保障的服务。长此以往,小型团购网站的生存压力将进一步加大,因为真正优质的团购资源总是会向更有实力和品牌影响力的大型网站倾斜。于是,如之前在国内红极一时的“视频网站”风潮一样,在团购网站看似繁荣的背后,市场洗牌将在所难免。
|